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华罕见病爱心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总共1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6482|回复: 9

直面生死,方能理解生命的意义 文/郑渝川

[复制链接]

528

主题

528

帖子

373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34
发表于 2013-12-21 14: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未知生,焉知死?这话反过来也是成立的,不能认知和理解死亡,就无法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生存和生活。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世界其他古文明流传的典籍中,也能找出类似意思的表达。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如此清晰——人在濒临死亡时,有一种求生欲望驱使下的善意流露,可能包括悔恨,可能寄托希望,也可能是说出一些话以放下心头的包袱——以至于很多人都没有认真品味过其中的深意。人之将死,应当获得尊重,应当被接纳,更应该得到心理抚慰,使之真正接受生命逝去的事实。

但生者往往不愿意靠近濒死之人,更不要说听其倾诉,对其施以安慰。现代生活、城市化的重要特征是工厂式的综合医院被普及到城乡各地,在很多医院,已被下达了“死刑判决书”的重症患者多被安排在距离住院病区入口最远的病床。这类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往往机械式的配合医护人员和自己家属的安排,很少有人解答他们(她们)的疑问,比如,“为什么会是我?”

1969年,瑞士裔美国医生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出版了《论死亡和濒死》,引起医疗界乃至公众的巨大轰动。《论死亡和濒死》直言不讳的道出了医疗界的职业禁忌、社会层面存在的心理禁忌:因为惧怕死亡,濒死之人受到忽略、忽视,“没有人对他们诚心诚意”。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主张,亲属、社会服务人员、医护人员应当加强与病人特别是濒死的危重病人的交流,鼓励后者诉说,使之在经过震惊、愤怒、否认、沮丧等心理阶段后,接受死亡(即将到来)的事实。在她看来,只有直面死亡和濒死,生者才能更深刻的领会生命的意义,懂得珍视,学会生活。《论死亡和濒死》一书被公认为拓荒性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各国医疗界、慈善组织、宗教界对死亡的看法,催生了“临终关怀”这样一种关怀机制。

临终关怀从无到有,或者说从极少数医护人员的自发行为到组织化机制。但这还没有真正带来公众观念的转变。我们仍然没有真正重视濒死之人的善言、表达和沟通意愿,甚至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刻意与之保持距离。同样,因为恐惧死亡、害怕传染,或者明知不会传染却就是不愿意看到病症对人体和生命的侵蚀,我们对艾滋病人以及乙肝、癌症患者敬而远之,就像排斥家门口建垃圾转运站、变电站一样,我们承认患者有社会参与的权利,只要他们别出现在我们视线以内,别跟我们接触,别给我们带来危险就好。

重庆出版社近日引进出版了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的遗作《生命之轮:生与死的回忆录》。这本书更为翔实深入的介绍了,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写作《论死亡和濒死》、提出“临终关怀”机制建议前后的故事,描绘并解释了医疗界和整个社会层面的偏见为什么会成为压制濒死者、重病患者乃至一般传染病患者等群体的排斥压力。我们不难发现,书中的许多问题特别是歧视等社会排斥,在今天仍然颇为广泛的存在。社会排斥的出发点往往荒诞不经,却成为很多人的自发性、群体式选择,凸显包括医学常识在内的各学科科学常识,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普及的紧迫性。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之所以会选择关注死亡和濒死问题,与其成长和职业经历有关。在成为一名医院皮肤科实习生后,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被安排从性病晚期患者提取血液样品,这在当时是许多医护人员拒绝接受的工作安排。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为了顺利完成工作,与那些不幸的女性患者进行了频繁的互动交流,也开始了解到“被抛弃者”的情感需求。而后,她选择到刚刚从纳粹控制下解放的波兰担任义工,在参观马伊达内克集中营时学到了有关生命意义的最深刻的一课。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成婚后,跟随丈夫曼尼来到美国,到曼哈顿州立医院精神科病房担任住院医师,尝试在减少控制药物用量情况下,通过沟通等激励机制来提高精神病患的康复率。

这一方法被她带入到科罗拉多大学等后来的多家任职机构。她在给学生授课时邀请濒死病人到课堂上与医学生们交流,医学生们头一回认识到病人“生命的最后时刻,什么才是最有意义、最宝贵的东西”,而传统的控制、隔离式治疗“又是如何浪费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主持的探讨死亡、濒死及关怀的课程,变得更受欢迎,却也因此受到了医疗界的更大排斥。在《论死亡和濒死》一书带来巨大知名度之后,她在开展艾滋孤儿等主题关怀项目时依然不得不面对无法破除的行业排斥和公众压力。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在《生命之轮:生与死的回忆录》一书的末尾写道,不少艾滋病人等濒死之人,都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发掘出了人性中的善,相比之下,更多的生者却把自己与“善”隔绝开来——这种选择的代价其实更大,所有的艰难困苦、磨难和噩梦都会被理解为惩罚。


本文发表在《深圳特区报》12月7日,笔名“小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41700070200024M(罕见病爱心会)  |人工智能  中国大陆民政部门登记证:粤阳社证字第0197号 秘书处邮箱:cn@grdla.org 爱心人士 爱心人士入会 志愿者志愿者活动交流 罕见病爱心服务罕见病群众 (China Guangdong headquarters)广东总部办公电话:06622899992 外事务电话:13076761278 志愿部QQ2428763998 拓展部QQ1518096753 邮政地址:广东省江城区马南湾路3号商住楼F幢【邮编529500】

GMT+8, 2024-3-29 17:39 , Processed in 0.468750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